编辑导读:产品的版本升级看似简单,但是其实很复杂,有许多情况需要注意,例如任务数量、执行周期、时间节点等。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分享了帮助产品平稳升级的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曾有一段时间,每周的版本升级都像是一次次“赌博”,赌赢了早早下班回家,赌输了第二天早上下班回家,几乎每次版本升级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这几乎成了团队中难以消散的“阴影”。
为了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我梳理和规范了整个开发和升级流程,并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与迭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流程规范,大幅度提升了升级的成功率,缓解了了团队闻“升级”而忧愁的情绪。
一、明确一次版本升级包含的任务数量
可能多数产品经理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还有几个小时就要升级了,突然又测试出来一个新的bug,要求开发改完再上线,不知不觉中就使得该版本的任务数发生了变化。产品经理认为这是对产品高度的负责,对瑕疵的零容忍的表现,但实际上,却干扰了开发同事们有序的升级准备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约定好每一次版本升级包含了有多少个需求任务,多少个优化任务,多少个bug修复任务,并记录下来。推荐使用简单项目管理工具,如果没有,用Excel在线文档也可以。一旦需要增加任务,产品经理需要综合考量,而不是一味地“逼着”开发立即执行
二、明确一次版本升级的执行周期
每周固定一天作为“升级日”是很早就形成的惯例,相信很多公司也是这样。但与开发同事沟通后,发现当周任务当周升级的方式会让开发工作很仓促,其中免不了出现赶工而导致的问题。
我们按照惯例定在每周四晚固定时间升级,考虑到测试和修改问题的时间,如果当周开发当周升级的话,真正的开发时间只有3个工作日左右。因此,我将版本迭代的周期拉长为两周:分别为开发周期和测试、升级周期。当周任务,下周升级,也就是在当周用足足一周的时间完成开发工作,下一周经过测试和问题的修复后,再升级。开发工作与测试升级工作在两周的周期中交替进行。
三、确定好一次版本升级在各环境发布的时间节点和重要事项
在未搭建开发环境(以下称为DEV环境)时,开发全部在测试环境(以下均称为BETA环境)上开展工作,常常导致版本发布时的混乱,明明在BETA环境验证无误的任务,发布到正式环境(以下均称为WWW环境)后又有一堆问题。
DEV环境搭建完成后,终于算是有了全套的发开工作环境,根据团队的工作习惯等实际情况,我规定了一次版本升级的周期内,什么时候发布DEV环境,什么时候发布BETA环境,什么时候发布WWW环境的时间节点,以及发布前后要执行的测试和验证动作。
- DEV环境的发布节点为开发周期结束的周五晚上,下周一一上班就开始进行测试。在DEV环境,每一个任务要经过2轮测试,一次是发开工程师自检测试,一次是产品或测试同事进行验证测试。
- BETA环境在测试、升级周期的周二晚上进行,在BETA环境下的测试分别由不同的两位产品或测试同事进行交叉验证。
- *后的WWW环境发布节点在测试、升级周期的周四晚上进行,发布后再进行一轮整体验收,即可宣告发布完成
- 测试、升级周期的周五对本次版本升级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安排下一个开发周期的任务。
四、对常见的突发问题做好预案
无论多么严密的计划,总不可避免一些意外情况,做好应对突发问题的预案,才能遇事不慌,冷静地处理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踩坑”的经验,总结出突发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