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如今很多平台都会有会员机制,比如京东88vip、微博会员等等,会员一般会获得一些会员奖励以及权益,在账户身份上也有体现;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会员系统的自我反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前几天拜读了张亮老师关于构建会员系统的相关文章,对自己公司的会员系统进行一个复盘。
今天聊聊很多公司都想做的“会员系统”和“金币(积分)系统”,其实更多是对自己经历过会员系统的一个反思。
张亮老师的文章分为4部分。
- 会员系统框架定义;
- 用户数据清洗与分层;
- 权益资源梳理与导入;
- 上线试运营,并根据数据做对应的调节与优化;
会员系统框架定义
框架定义·张老师指出以下三方面:
一、定义会员系统实施背后的目的与目标
会员的本质是对用户的差异化营销,通过这种差异化的营销达到以下四种目的:
- 提高用户留存率;
- 提升用户价值;
- 得到会费收益;
- 建立流量桥梁;
会员的目标主要是以下两个:
- 就是让普通会员通过流量桥梁和运营策略发展成高价值会员;
- 提升高价值会员的LTV;
二、定义会员系统面向的人群
- 会员系统面向的人群可以是部分用户,也可以是全部用户。
- 部分用户的会员设计如:山姆超市、coasto、京plus,只有购买会员才能消费。
- 全部用户的会员设计如:阿里的淘气值会员,以及经典的QQ等级会员。
三、设计会员系统的闭环旅程
- 会员系统不是孤立的一套系统,如何让用户认知系统存在,体验或者感受到系统带给用户的价值。
- 系统如何给予反馈,反馈如何抵达用户,不断积累正向激励的感受,鼓励用户往更高等级前行,这是一个闭环旅程。
综上,我司会员设计在【框架】上的不足
首先,公司性质是母婴类社交电商,属于中高频次+刚需的一个产品,是比较适合构建会员系统的。
其实,我们的系统起初设计出来时,是想要面向所有用户的,但上线后却只提升了部分用户的价值,在提升用户留存、建立流量桥梁、收费(我们向用户免费开放)这些方面都有欠缺,结果就是导致“二八法则”很明显。
即使通过会员制度有效提升了高等级用户的价值(留存+消费),但却忽略了大部分中低用户对于会员权益的感知。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一个良好的会员升级引导策略,导致会员系统在八成用户的作用很微弱。
四、用户数据的清洗与分层
这一部分重点在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