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优客智库 >> 产品运营

B端财务产品在共享出行降本增效上的创新与实践

发布人:www.yunke.ai 发布时间:2021-01-01 119 次浏览

编辑导读:互联网企业快速扩张,通过不断“烧钱”抢占市场,然而ofo单车和蛋壳公寓的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成本失控的代价。在共享出行行业,做好成本控制是其立命之本。本文作者以摩拜单车为例,分析财务产品是如何在降本增效上实现创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个美团单车人一路降魔打怪,通过财务信息化、财务产品的不断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的点滴经验。

无论是千万人翘盼等着退押金的小黄,还是碎了一地的蛋壳公寓,背后无不是疯狂扩张后成本失控惹下的祸端。因此,做好成本控制是共享出行这个行业的立命之本,也是打造企业竞争壁垒、实现赢利之源。作者从有幸见证了(摩拜)美团单车从0到1的全过程,**通过精细化运营,特别是财务产品上众多创新,降本增效,最终实现运营赢利。

成本控制,终极目标是实现赢利,提升投资回报率。我们通过杜邦公式看到了提升股东价值回报的三个途径:产品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率。

简单来讲,财务杠杆是一门用别人的钱赚钱的学问,而资产周转率,则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内功,通过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赚钱。

公式为:

资产周转率 = 周转额/资产= 总销售额(Total Revenue)/资产总值(Total Asset)

共享出行企业怎么提高资产周转率?由公式可知,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销售额,即骑行率。形象来说,就是在用户需要骑行的时点,及时提供体验良好的骑行工具(单车或电单车),达成交易。而“提供”、“体验良好”这2个词就需要大量运营成本去支撑。“提供”主要是指资产供给端(单车、电单车)的投放、调度、维修(运营成本不含资产侧的研发、采购);“体验良好”主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如开锁响应时长、热点调度、淤积清理、车身清洗、兼职摆车等等。

一、成本的构成

共享出行企业成本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资产端,二是运营端。资产端即车辆的研发、购置成本,这部分在企业做商业决策时会有充分的论证,在此不表。

第二部分运营端产生的变动成本,这块坑**,如冰山藏于海面之下的那一部分。从企业高层到一线搬车小哥,都要高度重视与协作起来,才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企业失血的无底洞。

二、运营成本控制

共享出行运营主要是为了满足“有车骑”这个核心需求,在遵守各地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将车况良好的车辆调度到有用户需求、且可触达的地方,如小区门前、地铁口,实现精准投放。

运营主要分为下面几类:

本页面均来此互联网页面如有触犯其他或者第三方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137865155@qq.com